欢迎来到168体育app官网下载最新版

服务热线:400-800-6368

168体育60岁《白毛女》再登“上海之春”舞台赓续红色血脉共舞时代精神 ▸上海之春◂

  2024年4月13日,爱我中华·上海芭蕾舞团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60周年庆典演出作为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主体演出项目之一,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连演两场。

  与演出一同推出的,还有《白毛女》60周年主题图片展,珍贵的历史影像带领观众见证舞剧问世以来的辉煌历程,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共同回首峥嵘岁月,领略西方芭蕾艺术与中国民族风格完美结合的红色经典。

  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从“上海之春”出发,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登上国际舞台,经过筚路蓝缕的努力,最终积淀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家底”。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是海派芭蕾的起点,是标志着中国芭蕾舞剧“从无到有”的艺术丰碑。《白毛女》如同初升的太阳,照亮了芭蕾中国化、民族化的美好愿景。1979年,上海芭蕾舞团在“白毛女”剧组基础上成立,接下了传承经典的重任,也继承了《白毛女》中的艺术初心与情怀。时至今日,芭蕾舞剧《白毛女》已经走过一个“甲子”的时光,磨练了上芭一代又一代芭蕾艺术家,引领着上芭朝着讲好中国故事、演好红色经典的目标不断前行。

  “感谢前辈们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艺术财富,感谢广大观众对中国原创芭蕾作品的支持与厚爱。”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主席、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表示,“上海芭蕾舞团始终以《白毛女》为荣耀,我们将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舞台经典,在新时代的创作道路上坚守艺术血脉中的匠心与恒心,走好为人民创作的路。”

  演出前,著名舞蹈家、第一代“大春”凌桂明指导年轻演员时表示:“演绎《白毛女》最关键的是要用表演去塑造人物,从人物出发把角色塑造起来,而不只是做几个动作。不要完全照我以前的样子,时代不同人的审美和观点不同,可以往美的方向去发展。这个戏肯定有教育意义,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但不要忘记过去。”

  一个甲子前,《白毛女》诞生在第5届“上海之春”的舞台上,她标志着中国芭蕾从无到有的突破,是最早以芭蕾这一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中国人的芭蕾舞剧之一。在运用外来芭蕾语汇的同时,《白毛女》借鉴了大量的民族民间舞、传统戏曲以及武术等素材,同时将现实与浪漫进行了完美的结合。音乐上保留原歌剧中“北风吹”“扎红头绳”等曲目,还吸收了大量华北地区民歌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为素材,采用了管弦乐与民族乐器相结合的形式,使舞剧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感,一直深深吸引着广大观众。

  从第5届“上海之春”到第39届“上海之春”,跨越六十载春秋,《白毛女》依旧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海内外演出总场次已超2000场。这部舞剧讲述了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用真实的历史和浪漫的情感感染了几代中国人,是上海芭蕾舞团的“传家宝”“看家戏”。1994年该剧被文化部评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评比展演经典奖”。

  此次《白毛女》青春版演出中,三位不满25岁的年轻主角许靖昆、冯子纯、郭文槿接过老一辈艺术家的接力棒,通过对《白毛女》的演绎展现青春与激情,在新时代不断赋予经典作品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这部剧难在拿捏人物的情绪、动作的细节,还有各种手位,跟我平常跳的古典芭蕾舞有很大区别。人物的气要一直提着,有一种战士的精神。跳这部剧,需要一种红色精神、一种革命的信仰感。我看了很多遍录像,但录像学不到精髓,还是要通过老师、前辈们的手把手教导。凌老师的指导,帮助我找到更多年代感。

  《白毛女》这部戏是对演员的试金石,有挑战的是喜儿情绪上的转变,从一开始大喜到后面大悲包括中间的过程,要更准确地演绎出来传达给观众。这部戏对上芭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前辈们把这部戏已经打磨得非常好了,现在传承到我们这一代,我觉得不能让它垮掉,一定要接好。

  我喜欢演白毛女,她压抑了那么多年到最后终于迎来了太阳和希望,这个人物让我非常感动。希望自己能传承好,不辜负大家、不辜负这个作品,还是要不断地磨练和磨合,让自己更能贴近这个人物。“梅花香自苦寒来”,白毛女在山洞里一个人为了信念坚持了这么久,而上芭的精神中我觉得艰苦奋斗是核心168体育

  《白毛女》的传承不仅仅是舞剧本身,更是一份初心的坚守、一种精神的延续、一份责任的担当。每一代上海芭蕾舞团的首席和主要演员都从饰演“王大春”“喜儿”“白毛女”开始他们的艺术生涯,用最优秀的演员传承最经典的作品,再用最经典的作品培养、熏陶每一代演员,成为了上海芭蕾舞团的优良传统。

  原标题:《60岁《白毛女》再登“上海之春”舞台,赓续红色血脉,共舞时代精神 ▸上海之春◂》